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RPA在抗疫 | 疫情下的金融“守夜人”


金融抗疫


连夜备好折叠床和行李赶回单位、在办公室打地铺、出门随身携带电脑、采购大批量生活物资.......近日,一幕幕争分夺秒的“逆行”故事,在上海的浦东新区上演。

11.jpg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浦东新区聚集着绝大部分的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因此,当上海市发布“从3月28日5时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的通告时,让不少投资者忧心忡忡。投资者们一方面既担心交易所无法正常开市,另一方面还要忧虑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手保障服务质量,但这一切疑虑都随着28日各大交易所正常开市而烟消云散。

28日9时15分,各交易所如期正常开市,金融服务流畅高效。在市场平稳运行的背后,除了要归功于连夜奔赴公司的金融从业人员以及IT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些金融机构也依托技术能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公司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其中,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在多个业务部门中“大显身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数字员工时刻待命,保障正常开闭市交易

由于证券系统复杂多样,业务类型繁杂,为确保系统开市正常运行,如今各大证券公司都规定每交易日必须进行系统开市检查。因此,以往在每个交易日开盘前,工作人员都需要将众多数据、系统进行更新、重启。完成一系列步骤后,方可发出开市检查邮件,通知开市检查完毕,如果检查出异常情况,需通知到各岗位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开市。


·开闭市痛点·

开市流程整体流程多且复杂,其中涉及多级业务流程嵌套,对操作准确性、时效性要求极高。以往仅依靠人工操作,在每个交易日前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检查工作,耗时过长且难以保证准确率,一旦开市后交易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将严重影响业务,给企业带来经营损失或监管风险。

面对上述问题,企业需要建立更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证券经营机构内部运营管理水平,降低客户服务的成本。在综合考虑系统现存的问题与解决成本后,智能化、自动化的RPA也就成为企业改造开闭市业务的首选技术。


图片


相比较人工操作,金智维数字员工能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自动完成系统重启,且帮助核查人工操作失误,保证开闭市流程零错误率执行,使整体工作效率提升50%。

33.png

与此同时,数字员工还能设置定时流程、轮巡流程,规定在交易日18点10分后每10分钟进行一次轮巡,以减少人工频繁登录系统操作的次数。数字员工上线后,操作时间由原来的30-60分钟缩短至1分半钟,还能及时通知后续相关人员,大大缩短了后续操作的时间,成效显著。

2.7×24小时服务,金融行业的“守夜人”

“后疫情时代”之下,线上已经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阵地,数字员工除了保障业务在线上平稳运行,守护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防范风险以外,在封控期间,数字员工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特性,更加凸显出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如本轮上海浦东新区封控期间,金融机构可以依托数字员工的自动化能力,在多个业务部门采取“现场+远程”的办公模式,以满足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办公需要,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同时保证了金融服务不断档、市场交易不中断。

如今,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向高效化、便捷化、精准化、个性化转变,而疫情对金融行业提供快速、精准、“非接触式”服务的能力提出挑战,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发挥智能化、自动化等优势提供了契机。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升级改造,助力金融行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