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海通证券通过中国信通院RPA系统和工具全能力域评测

2021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新形式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作为数字应用的典型代表,具有落地效率高、投资回报快等特征。近年来,国内RPA技术和服务供给水平逐年提升,银行、证券、保险、电力、零售、政务等各领域RPA应用实践快速丰富,相关产业进一步繁荣。

人工智能、RPA相关技术的应用,为证券行业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深刻革新着证券业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证券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券商线上获客、营销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促进券商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以提升客户体验;推动券商重视并实施客户识别、客户运营、客户体验提升机制,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近五年,国内券商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呈稳步增长态势,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推动着证券行业迈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机遇期。


证券行业存在海量多样的业务流程,需要进行反复的跨系统操作,现有的人力资源架构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业务发展需求。RPA技术凭借能够替代重复性劳动、实现业务节点的自动化执行、无缝连接软硬件生态等突出优势,在证券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信通院对2021年度国内TOP50证券公司进行了调研,发现近四分之三的券商都在使用或尝试使用RPA技术。海通证券作为行业典型代表企业,于2016年开始布局和发展RPA,应用场景逐年增多,自动化业务场景数年增长率超37%,已基本涵盖了运营、零售、财务、清算、估值、报送、监盘、日常管理等证券业常见业务场景。


为推动RPA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中国信通院联合6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并完善了国内首个RPA标准体系——《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力评估方法》。系列标准包括系统和工具标准、交付实施标准、运营运营标准、服务能力标准、安全和风险控制标准5部分,围绕RPA技术、应用、运营等要素构建了立体化标准体系,全面覆盖RPA服务全生命周期。目前已开放三类测试项目:

1)RPA交付实施能力评测项目面向RPA用户、厂商开展测试,从RPA项目的立项与需求分析、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方法、交付与验收流程等方面开展测试。该项测试将有利于规范RPA部署进程,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2)RPA持续运营能力评测项目面向RPA用户开展测试,从RPA项目的管理与运营监控、运营与稳定保障、业绩成果评价等方面分模块开展测试。该项测试将有助于规范RPA运营进程,进一步提升RPA应用成效;3)RPA系统和工具能力评测项目面向RPA用户、厂商开展测试,从RPA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执行、管理监控、AI能力四个方面分模块开展测试,面向用户评估应用成熟度,面向厂商评估产品能力。

1.png


海通证券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目前已通过中国信通院RPA系统和工具开发测试、管理监控、工作执行、AI能力四个模块的测试,是首批通过应用成熟度全能力域3+评测的唯一券商企业。此次,我们采访了海通证券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助理任荣,以下为采访详情。


2.png


Q: 您好,请介绍一下您和您的企业,以及此次参与评估的RPA系统和工具。

任:大家好,我是来自海通证券的任荣,海通证券是一家中国境内领先的综合性证券公司,拥有一体化的业务平台、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客户基础,在境内拥有 338 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正式员工过万人,在境内外拥有近 2000 万名客户,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位居行业前茅,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PE投资等创新业务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本次参与评估的 RPA 系统和工具是海通证券智能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各受测模块均通过信通院对于RPA系统和工具应用成熟度的测评,并获得最高级3+级证书。


Q: 贵公司参与RPA系统和工具标准评估的考虑是什么?

任:参加中国信通院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 系统和工具的标准评估工作,主要为了检验海通RPA平台能力,横向对标垂直领域用户的应用情况,提高公司 RPA 应用场景推广的技术保障能力及平台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测评可以树立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并将此作为针对公司 RPA 应用推广上的有效能力凭证。


Q: 此次贵公司参评的RPA系统和工具全域通过了3+级测试,达到了专业级水平,也是当前评测体系中应用成熟度的最高水平,请说一下您此时的感受。

任:能够成为首批通过 RPA 系统和工具全域评估的公司,这既是对海通证券 RPA 实践成效的肯定,也是对我司 RPA 团队工作的认可和鼓励。目前海通证券在行业内 RPA 应用实践起步早、范围广、效果好,同时近两年海通证券也积极参与信通院、金标委等合作开展的RPA行业相关标准制定与编写工作,并荣获多项行业金融科技创新大奖。未来海通会在现有的基础平台之上,行而不辍,砥砺前行,持续探索超级自动化、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的进一步结合,打造更多的创新场景,积极寻找新的突破,持续为业务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