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赋能应用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银行业是一个强规则行业,各类业务流程和报告流程的重复性强、规则明确,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可以助力银行快速实现流程自动化,优化繁琐流程,提升办公效率,有效地重塑银行业务流程与服务模式,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应用中发挥降本增效、降低作业风险的作用。
珠海华润银行(以下简称“华润银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框架,依托平台化赋能和RPA技术,融合业界领先AI能力,打造“高易用+智能化”的RPA自动化平台,面向全行各业务部门和分行持续宣传推广数字化工作方式和文化,以系统建设驱动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推进组织转型和数字化变革。
一、RPA平台建设背景 在一次针对客户经理的访谈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全行对公客户经理在贷后资料准备过程中,需要登录被执行人网站等多个网站查询相关资料,单次耗时约25分钟,全行季均查询4000次以上,不仅耗时过长,而且均为重复性劳动。笔者将需求进行整理并提交到科技部门后,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反洗钱补录、发票录入、合同纸质转录、票据碎片录入等大量业务处理过程中亦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和痛点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调研,并结合业务最佳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华润银行决定引入RPA技术解决此类问题。 RPA是一种通过软件按照指定规则与流程进行业务自动处理的技术,可实现对人工作业的辅助或替代。RPA通过模拟人工操控不同软件系统并自动执行规则确定、重复性高的业务流程,可实现单一或者多个系统(应用)之间的自动化处理,进而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操作差错率。相比人类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专注力下降、容易产生差错等特性,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该类问题,降低错误率和操作风险,从而提升业务精度。 RPA亦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合规性,在执行提供业务数据、审计数据、系统日志记录和监控记录等任务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及时地进行批量操作。同时,RPA凭借可追溯记录、部署便捷、运行高效等属性,可以有效地重塑银行业务流程与服务模式,被誉为“企业的数字劳动力”,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可以大幅降本增效、降低作业风险,进而间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RPA平台解决方案的构建 在应用RPA技术赋能业务的过程中,华润银行基于平台化赋能的发展策略,引入RPA流程设计工具,并结合华润银行智能化能力AI平台和传统的RPA技术,融合业界领先AI能力,支持最完备的文本智能分析和全面的文本处理能力、机器学习能力、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面向全行统一的RPA平台(如图1所示)。RPA平台包含RPA机器人池、RPA机器人管家和流程开发器三大模块:RPA流程开发器是机器人开发实施人员的设计和发布平台;RPA机器人管家是负责管理RPA机器人的机器人,主要职责包括RPA功能版本管理、RPA客户端运行监控、任务分配、运行结果展现及日志分析等;RPA机器人安装在PC端,模拟人进行大量重复且规则固定的业务流程处理。 为了提升开发成果的复用率,提高开发速度及质量,使RPA应用推广更高效,同时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最大化平台赋能能力,支撑数字化转型,华润银行在RPA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高易用+智能化”的RPA自动化平台,并制定了如下建设策略。 1.构建组件赋能中心 考虑到大量场景都存在共性的业务应用操作步骤,为了最大化实现开发成果的复用,提高开发速度,控制后续变更适配工作量,华润银行在投产前即规划了业务通用组件开发规范。通过上述规范,华润银行将前期投产的能力封装成可复用的基础程序零件,不仅提高了后续同类场景、同类系统的开发速度和质量,也降低了业务部门自行开发创新场景的学习复杂度。 2. 依托“RPA+AI”打造数字化虚拟员工 RPA基础平台深度融合OCR、NLP、ASR、TTS等智能技术,增强了图像识别、语音听说、自然语言理解、人脸识别等拟人能力,利用“RPA+AI”技术,打造数字化虚拟员工,不仅可以处理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还可自动高效采集、提取、理解和处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解决流程自动化中信息交互的难点。 3. 构建数字员工运营管理中心 华润银行以数字化洞察力为指导,按照“人—数字人—场景”三个维度,设计了机器人健康度、繁忙度,场景运行绩效、稳定性,开发运营人员工作量、开发质量等指标,实现数字员工运营管理直观量化、更便捷。 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平台化赋能策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华润银行依托RPA流程专家,基于全行各业务部门和分行访谈,协助业务条线梳理RPA场景,设计RPA机器人并推广应用,助力效率提升和数字化转型。 三、RPA推广应用 依托数字化考核指标的设置,在总分行各业务部门的持续协同下,短短一年时间,华润银行RPA推广范围已覆盖总行近一半的业务部门和所有分行,年节省人工时长超2.5万个小时。同时,RPA在提升准确度、降低差错率、降低合规操作风险等方面也起到显著作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能较好地节省人工操作时间,缩短整体流程周期,效率提升最高可超90%;且作为可以7×24小时全天候自动化跨系统运行的工具,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处理大量服务性工作,提升客群需求覆盖率和服务质效,进而提升客户体验。当前,RPA技术应用已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于日常办公和生产应用多个领域。 1. RPA助力监管报送 和传统人工相比,RPA机器人可自动完成多个监管系统数据的采集、加工、校验、报送,无需人工值守,可准时自动报送,且能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提升数据准确性,避免合规风险。 2. RPA助力贷款业务处理 在贷前贷后管理中,需要查询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在抵押贷款业务中,需要定期查询不动产估值、产权信息,这些操作耗费了大量人工操作时间。使用RPA机器人替换人工操作,可减少人员刚性占用,便于将部分人力资源充实到贷款实质性调查、综合化营销等工作板块,降低运营操作风险,提升客户贷款办理的服务效率。 3. RPA助力柜员业务办理 在企业开户流程中,需要登录人民银行网站进行开户备案,使用RPA机器人自动完成备案人工信息比对处理,能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同时提高备案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4. RPA助力运维监控 金融科技带来的IT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监管部门在IT运维方面对可用性、连续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被动响应处理系统问题的方式很难满足监管要求。运维监控RPA机器人可7×24小时不间断地对银行业务系统执行例行检查,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如若发现问题,能及时提醒IT部门进行维护,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四、RPA塑造组织数字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赋能应用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只有打破固有僵化、惯性的思维,培养一批懂业务、懂数据、懂技术、懂分析、懂挖掘、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业务提需求、IT实施”的传统模式,全面打造业务与技术相融合的数智化人才队伍,构建敏捷组织,才能优化机制体制,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 因此,在RPA实施推广的过程中,华润银行始终坚持依托系统建设驱动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体制,最终推进组织转型和变革的思想。从RPA应用推广的各个环节,项目组持续依托培训分享、交流研讨等方式,协同业务条线、分行等各领域的流程专家和业务专家,梳理各类RPA应用场景,并且依托RPA平台引入的RPA设计工具,共同探讨机器人的设计细节、设计方法,让业务专家具备设计机器人的能力,从而培养一批业务部门RPA效能专家。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启航!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华润银行将通过RPA与新技术的融合,实现“RPA+”的全面赋能,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势,突破单一技术的局限,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华润银行将以各类自动化方法,结合AI等技术,持续推进RPA技术在总行各业务条线及各分行的应用,进一步培养业务流程专家和效能专家,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和人工成本,持续推进数字化工作方式,建设智能化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