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 作为一种敏捷、高效、成本可控的方式,如今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相较于传统 IT 系统的部署,RPA 的实施较为简单快捷,然而其在企业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企业部署 RPA 的过程,往往也是企业自动化思维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帮助员工建立对于工作方式、工具转变的正确认知;管理层对自动化的推广手段,以及效果评估和激励手段也需要相应升级。
所以在 RPA 应用的初期,构建一个跨职能、跨部门的 RPA 卓越中心(COE),对后续支持、推动 RPA 的实施并从中获得效益最大化,显得极为重要。
RPA 卓越中心
(Center of Excellence,COE)
RPA 卓越中心,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自动化核心小组,也是 RPA 项目实施的总指挥部。其通常由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组成,为 RPA 项目提供总体治理和指导,以便将 RPA 有效地嵌入企业,并在未来部署中重新分配积累的知识和资源。
COE 价值与优势:
对于全局:推动企业整体快速、持续、有效地理解自动化思维,充分利用自动化所激发的数据价值,实现高效运营决策。
对于员工:COE 的构建可以尽快帮助员工化解“机器取代人”的焦虑与误解,鼓励员工学习 RPA 技能,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幸福感。
对于业务:可以稳步推进 RPA 技术在各项业务中的进展,发挥应有价值。
COE 内虽然没有明确的角色限制,但通常会有一些关键角色,以维持 COE 的正常、有效运转。
项目负责人:将 RPA 项目确立为企业内的战略优先事项,并为企业资源提供担保。
业务专家:业务运营中的流程专家,与IT经理和业务部门合作,负责创建用于自动化的流程定义和流程图。
开发专家:负责设计、开发、测试自动化工作流,支持 RPA 方案的实施。与业务专家并肩工作,记录流程细节,在实施测试及维护期间协助项目团队。
服务支持:为 RPA 项目的实施提供第一线的协助。
01
IT部门参与
虽然 RPA 项目通常是业务驱动,但让 IT 部门参与其中,可以得到 IT 人员的技术支持,优化技术环境,避免许多问题,还能建立一个连贯的治理流程。
02
关键目标设立
预先设定成功实施 RPA 的关键目标也非常重要。设定目标应基于一个全面计划,突出实施 RPA 的广阔前景和长期结果。
03
建立管控机制
建立有效管控机制,可确保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制定变更管理架构和模板。
通过 COE,企业可以全面了解预期、结果和收益的衡量标准,有效部署和管理 RPA 项目,提高实现自动化目标的能力,从而实现投资回报率(ROI)的最大化。
现在,COE 模式已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可。今后将会有更多引入 RPA 的企业建立起 COE,在整体战略运营层面推进 RPA 的落地应用。